【东华理工好人榜】驻村干部胡德:为民办实事 情暖帮扶路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2-12-05浏览次数:2307


胡德,男,52岁,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团办主任,他在校工作30年,辛勤耕耘在学生管理工作一线,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他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始终坚守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田间地头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胡德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

“只要见到他,再难的事情,我们就有希望。”提起胡德这个名字,村干部和村民们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2018年8月,胡德被学校选派到抚州市崇仁县航埠镇徐家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辖区内有8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1498户,人口5711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44人,胡德如数家珍。脱贫攻坚3年,他切实为广大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他帮助贫困户黎菊英夫妇(残疾人,有三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女)申请贴息小额信用贷款2.5万元用于开食杂店,解决了其家庭增收问题,在疫情期间还为其解决商品滞销问题;帮助特困供养户李茶英(92岁,无儿无女)解决了护理费问题,并联系看护人员精心照料,让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贫困户徐田娥(孤儿,初中生,寄养在大伯家)购买自行车、羽绒服,解决其上学难问题;利用休息时间,驱车10多公里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徐家村肉牛养殖基地、张家组电排站取水井工程、周坊组、徐家组道路建设工程、横塘组灌溉井维修工程等10余项。期间,胡德同志还经常与贫困户深入谈心,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以“精神脱贫”激发内生动力。他驻村工作期间,村民亲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看到了新农村实实在在的变化。 

秉持初心,接续奋战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一茬接着一茬干,多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胡德又从崇仁县航埠镇徐家村转战广昌县千善乡千善村。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继续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

在千善村工作期间,胡德同志详细了解每家每户尤其是脱贫户的家庭情况和经济收入情况,及时听取村民的困难。他发现,村民们种植的蜜桔、白莲、槟榔芋等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民抗风险能力较弱。于是,他帮助村民着力打造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结合学校相关创新创业活动,帮助村民制作商标、设计包装,逐步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善千家”,该品牌已在业内享有一定知名度了。此外,他还帮助村民通过直播带货模式,进一步为农产品打开销路,为村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经过胡德指导的农户,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他带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乘势而上、埋头苦干,有效增强了脱贫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潜心育人,讲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故事

“大学生不仅要读好课堂这本‘有字’之书,更要读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只有真正学好本领,才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胡德说。作为一名驻村工作人员,他时刻不忘自己大学老师的身份,不忘潜心育人的初心。

为充分激发大学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思维,他结合自身驻村工作经验,连续四年给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开展以“大学生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农村电商发展需求与瓶颈”等为主题的创新创业讲座,讲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贫困村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生动实例,鼓励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去。期间,在他的组织下,经济与管理学院褚遂良同学组织团队参加了助农电商直播,对千善村村民进行了线上电商技能培训,并帮助村民注册“善千家”农产品品牌商标、设计了产品logo。每年学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时,他必定会在学生队伍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宣讲。他以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真正做到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真正彰显了一名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沉情怀。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胡德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干起,积极开展贫困户帮扶工作,努力为群众致富想法子、找路子,事事干到群众的心坎上,把对脚下土地、身边人民的热爱,对肩上责任、心中信念的执着,书写在徐家村、千善村的大地上。


编辑:刘宇翔  审核:陈婷  黄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