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华理工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罗峰教授团队在海水提铀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Control on the Stacking Mode in a Sulfonic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Enabling a Precise Uranyl-Identified Pocket for Ultrahigh-Capacity Uranium Extraction from Seawater”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JACS)上发表。学校化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郭烈成为论文第一作者,罗峰为通讯作者。
罗峰团队创新性地通过调控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堆叠结构构建铀酰离子精准识别位点的策略,成功构建了可特异性识别铀酰离子(UO₂²⁺)的二维孔道结构,实现了对铀酰离子的高效选择性捕获。在真实海水实验中,1天内吸附容量高达31.5 mg/g,创下该领域提取容量的新纪录,而且选择性优异。
该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离子选择性识别机制的理解,也为新一代海水提铀材料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解决全球铀资源可持续供应这一战略课题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图/文 朱玉玲)
编辑:刘宇翔 责任编辑:陈婷 审核: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