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师生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次数:1375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东华理工大学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大会直播,共同接受了一场深刻而震撼的爱国主义教育。

 



师生们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威武之师的崭新风貌令人热血沸腾、倍感自豪,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自觉把精神伟力转化为实干动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展现担当、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张福庆:大会盛况空前,振奋人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砥砺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兵式上,受阅部队军容严整、士气如虹,以排山倒海之势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风貌。80年前,我们的先辈以鲜血和生命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需我们接续奋斗。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东华理工大学要永远铭记历史的启迪,传承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红色基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耕核学、地学特色,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开拓进取,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东华理工智慧与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仙平:此次阅兵式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集中展示,更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军事领域的辉煌印证。纪念抗战胜利,缅怀革命先烈,关键在于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伟力,并将其转化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组成,必须勇担使命,直面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东华理工大学将始终立足“核”“地”特色优势,聚焦铀资源勘查、核技术应用等关乎国家能源与安全的战略领域,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更多具有“两弹一星”精神特质、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剑斌:此次阅兵是一堂鲜活深刻的“大思政课”,集中展现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部将创新话语表达与传播方式,善用全媒体平台,把阅兵激发的爱国情怀有效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我们将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广泛凝聚青春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任强:阅兵彰显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感振奋。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着力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引导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团委书记蒋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强调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决心。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更加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我们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核心要义,今后将继续引导青年学子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担新使命、贡献新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启和:天安门前的铁流奔涌与历史回响呈现了一堂震撼人心的“移动思政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抗战精神不是停留在历史书本中的抽象概念,而是指引前进方向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激励青年学子以英雄先烈为榜样,将报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国防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赵克锋:观看完阅兵令人心潮澎湃。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再次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军士生教育工作者,我将引导军士生铭记历史、矢志强军,把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精武强能、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军士人才贡献力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资源与环境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主任周义朋教授:观看完九三阅兵,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如山屹立,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彰显国防科技跨越式发展,尤其是战略打击群的雄姿背后,更是有几代核工业人默默奉献的“铀矿粮仓”支撑。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我将坚守育人一线,将强核报国信念传递给青年学子,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核地学人才。

党委保卫部副部长阎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先进的装备方队、威武的徒步方队,充分展现了国家综合实力,也展现了我军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我们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江西省“最美辅导员”、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辅导员谢涛锋: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矿产资源这一工业基石的支撑,而这正是我们地质专业学子的舞台。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我们要引领青年学生从这场阅兵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把胸中激荡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扎根地质专业、钻研核心技能的实际行动,珍惜时代机遇,深耕专业领域,在勘探一线锤炼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在技术攻关中探索资源开发的创新路径。

江西省最美大学生”、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泽成:铿锵步伐,展现大国军人英姿;雄壮阵列,彰显国家强盛实力。每一帧画面,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今日祖国的强盛。江西是红土圣地,先辈的星火在此燎原。我们要把青春写进赣鄱大地的振兴实践,让红色基因在创新创造中永续传承。作为青年大学生,我要以“最美”为激励,把个人成长融入强国强军建设,在学习与创新中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民族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编辑:刘宇翔  责任编辑:陈婷  审核: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