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东华理工大学师生密切关注全会盛况,第一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校园内迅速掀起学习讨论的热潮。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实际行动,凝心聚力、实干担当,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书记张福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一次关键会议,为我们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东华理工大学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生动实践。面向新征程,学校将坚持政治引领与发展引领相统一,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为导向,系统谋划未来发展路径。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强化核科学、地学特色,建强国家级平台,优化学科生态和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生的能力。紧密围绕江西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发展蓝图,深化科教融合、产教协同,提升服务地方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度。坚持以“核动力”党建为引领,凝聚全校奋进力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保证,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仙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让我们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同时更深感使命在身、重任在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东华理工大学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主动对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需求,高质量编制实施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学校将充分发挥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优势,持续推进核地特色学科体系建设,深化核科学与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加快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为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研究生院院长夏元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研究生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点,其战略性、先导性地位愈发凸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研究生院将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系统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自主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着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保障。
发展规划处处长王爱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也为“十五五”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作为高校战略规划与决策支持的核心机构,发展规划处将以学习好贯彻好本次全会精神为契机,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努力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高层次人才队伍体系和高效能内部治理体系,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早日建成“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高水平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于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为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国际交流工作者,我们将统筹“引进来” 与 “走出去” 协同发展,以对接国际高标准为引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支点,通过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多层次国际学术共同体、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等举措,着力打造彰显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合作品牌,不断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为构建合作共赢的开放格局贡献东华理工力量。
资源与环境高等研究院何月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为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资源与环境高等研究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密对接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平台,聚焦“四个面向”,力争在深地探测、智能采铀与核环境遥感监测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强化有组织科研、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在服务国家铀矿找矿突破和核能可持续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平风: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中,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置于关键位置,为学院发展定向领航。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将全面贯彻全会精神,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聚力攻坚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创新力量。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韩万鑫: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蓝图,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我深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重大。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守育人一线,用青年话语阐释理论内涵,以真情实感筑牢学生信仰之基。同时,我将着力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他们心中播撒绿色发展的种子,激励他们将专业所学融入“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中,砥砺本领、矢志奉献,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力量。
数字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2224104班班长、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团长刘思岐: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学生和乡村振兴实践者,我将把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融入专业学习,在助农直播中严守财务规范,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在“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军工文化宣讲中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绽放光彩,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编辑:刘宇翔 责任编辑:陈婷 审核:刘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