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雷涯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校长邓军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并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杰青”王庆飞教授到任东华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学校在行政楼401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福庆致辞,校长徐景坤主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大锰、赵志丹,东华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占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邱建丁、熊国保,学术副校长王庆飞,原党委常委、副校长郭福生出席座谈会。
张福庆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希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输送方面给予我校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期待双方在硕博导师互聘、教师互派挂职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并通过进一步挖掘和共享双方在人员、平台、学科以及行业等方面资源,集中优势联合申报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学项目和重大奖项,携手并进、共谋发展,共同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雷涯邻在讲话中对江西省政府和东华理工大学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表示感谢,对东华理工大学近几年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的敬佩,尤其是对东华理工人“兴核报国”的情怀印象深刻。她指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东华理工大学都是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具有地学特色的大学,拥有深厚的积淀和光荣的历史,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推动两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携手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重大问题研究和地学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
邓军指出,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高校要解放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为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开创两校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徐景坤在主持中指出,东华理工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科相近、血缘相亲、品格相似、渊源相连,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干部选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方面给予东华理工大学更多更大的支持。
孙占学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直以来对东华理大学学科建设的倾力帮助,恳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对口支援东华理工大学,助力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王庆飞对“娘家人”的培养和送任表示感谢。他表示,将充分发挥好两校交流与合作的“纽带”作用,迅速适应角色,在新的岗位上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为东华理工发展献智出力。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熊国保、郭福生等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会前,雷涯邻、邓军一行调研了我校校史陈列馆、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科技处、校友与社会合作处、海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职能部门、学院的负责人,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科研与科技开发处、经济与管理学院等职能部门、学院的负责人参加座谈。 (文/陶小娜 图/刘宇翔)
编辑:刘宇翔 责任编辑:苏幸 审核:黄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