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好人】杨建:立足本职争先创优 爱岗敬业奉献学校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发布时间:2023-10-31浏览次数:2781


杨建,男,汉族,194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曾任东华理工大学电子系党总支书记,2021年被校关工委聘为“五老”报告团成员。2015-2023年连续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4月被,评为“江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18年江西省教育电视台专题片《老核工育新核苗》报道了杨建的先进事迹。



杨建1965年考入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本科,现东华理工大学)即宣誓:“誓对学校和所学专业性质保守秘密,誓为我国的铀矿地质事业长期努力奋斗!”大学毕业后军训14个月,被分配到核工业部华东地勘局的两个地质队工作,1992年3月调入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工作,于2006年2月退休。

做真男儿贵一诺,勘大铀田慰终生

在核工业地质队工作的24年中,他转战江西南北、赣江东西,潜踪峰壑、克难越险进行铀矿勘探,工作所及赣、浙、皖、鲁等多个地区的铀金矿床,踏无固域、食无常餐是常态,酷暑严寒、风霜雨雪无阻挡。工作中他曾三次受伤,一次放射性伤害,可谓九死一生、命悬一线。

在赣南六二一〇铀矿田,他经历了我国最大的花岗岩铀矿床勘探过程多个环节和方面的专业技术历练,成功实现由物探到地质的专业转变和复合。1978年,在二六二大队科研队与同仁共同完成的《宁都花岗岩中新型巨型铀矿田——六二一〇矿田铀成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

这期间,他经历了钻探工人、地质技术员、工程师、中层领导、大队领导多层面工作的摸爬滚打;经历了专业技术、行政技术管理、党群及思政工作多岗位角色转换;经历了大队党政兼职,党、政、工兼职领导繁重工作的淬炼,实现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他参与领导二六二大队共创勘探铀矿,获得“五个全国第一”和“功勋地质队”成就。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正规化教学第一期干部培训班毕业,1984年被民主选举为江西省宁都县人大代表,1988年被选为江西省宜春市人大代表,1991年从全国大型企业领导干部(地质大队长)培训班毕业。

核工业转民保军时期,他基于誓言的坚守,不舍核军工情缘而调回母校工作。在校工作的14年中,作为政工干部,他先后在多个系担任党总支书记、书记兼主任、系主任,兢兢业业地创造性开展工作。

临危受命见担当,凭智聚力赢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他所在的电子与计算机系沦为了全校规模最小、教学层次最低的系,系内教职工一度思想浮动。此时,学校任命他为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校党委书记说他是受命于危难之时。

通过分析形势,他制定了“改革——稳定——发展——超越”的“赶超战略”和“优先外延发展,注意内涵发展”的发展路径。在实现两个专科专业升本并保留两个专科专业的基础上,于1998、1999、2000年连续三年先后申报了自动化、核技术与核工程、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实现招生,1998年4月成功将系改名为“信息工程系”,大胆启用和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挖掘引进了一批较高质量的专业教师。经过连续数年主动扩招,信息工程系迅速拥有了五个本科专业、两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人数飙升到2011人,一跃成为全校第一大系。在快速大发展的形势下,他特别注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全系师生的积极性,克服了教学条件紧缺、教学任务繁重、管理困难等方面问题,使信工系迅速走向全面发展,被校长夸赞为“跨跃式前进、超常规发展”的典范。

他紧盯着超越目标,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建设,提升教学层次,拓宽学科专业发展空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发展重点由外延向内涵转变。2000年初夏,他抓住机遇,实现了同美国莫斯理工学院合作办学,成立了信息工程系莫斯软件学院,后发展成学校的软件学院。

为利用当时信息类学科专业有利的发展时机和条件,他于2002年初,主动谋划原信息工程系的发展,将其分为通信工程与计标机系、电工程与自动化系,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后来学校实行学院制成立信息工程学院和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提供了基本的建制前提和坚实的专业基础。

试问夕阳咋俏?敢说超越自我

他在词作《八声甘州·问夕阳》中写道:“试问人生审美,剩黄昏几许,夕阳咋俏?”。即使桑榆暮景,他也要不断挑战“旧我”。

2006年2月,杨建退休了,但闲不住的他主动承担了学校三年的教学督导工作。2009年8月,为了充分激发机械系的活力,学校又找上门来“请他出山”,党委再次任命他为机械系主任。上任伊始,半个月选访了系内外38人,摸清情况后,剔清了先前对该系的各种误识和偏见。杨建确立并坚持“二本标准”作为机械系的整建工作方针,推动了系内各项工作,走上了主动发展道路,为而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组成确保了基本的建制前提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他以最难将息的核军工情怀,退休后笔耕不辍,先后写作并印制了《诗词书刻集》《逍遥行》《老竹吟风》《“赌石”之歌》《诗词曲赋软硬兼书》五本书,赠送全校师生,赠存图书馆。2008年应校长之托著印《粉笔书法》赠发给师范学院毕业生。2019年下半年又接受学校征约,用三年时间完成《核旅诗痕》一书,再馈全校师生,并赠存学校各馆。

他认为,校园是学校环境育人的主要阵地,丰富的内涵、高雅的审美是教化育人的基础。多年来,他尽己之技能,倾注着一份心力,如题书“信工楼”名,书刻牌匾赠送离退休干部活动室,积极参加书写校名活动,两作品获学校一等奖。2011年5月,学校根据他的建议,在南昌三教楼前大石上撰刻“梦”字碣并备诗,后又在抚州校园撰刻“荡惑”“萃樱”两碣,组织“叟妪书画联展”。他还多次参加学校“五老报告团”巡讲,开展核军工文化教育,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建国70周年、建党百年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

白首常怀舐犊情,政工尤关下一代。多年来,杨建以给师生开讲座、作报告、上党课、做访谈、时政宣讲、文化辅导、核新讲坛、入学教育、读书活动等形式活跃于抚州和南昌两校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休不褪本色、年迈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编辑:刘宇翔  责任编辑:苏幸  审核:黄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