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讲话精神,筑牢使命担当——东华理工大学开展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03-21浏览次数:1423


“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时,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将“六个要”标准和“八个相统一”要求落深落细落实,筑牢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东华理工大学开展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系列活动。

 


开展“集体备课”,打造“有本有源”的思政课

以热点时政为契机、个人备课为前提、专题备课为基础、资深教师说课为示范、青年教师晒课为突破、专家点评为指导的“一主多元协同共享”集体备课模式,是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促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把准学生感兴趣、存疑惑的真问题,为讲好思政课确立根本前提、打下坚实基础。

怎样讲好思政课?课程如何设计?思政课教学如何吸引00后学生?近日,该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牵手赣东学院围绕“‘两会精神’融入《纲要》课程”“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等内容开展线上线下跨校区集体备课会。通过说课晒课、自由讨论、专家点评、疑难问题共研等环节展开。不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不仅可以互相借鉴教学亮点,还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夯实教研根基,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真正做到让每一节课有“备”而来。

 


走进“实践基地”,打造“有形有效”的思政课

“走出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该校精心打造实践育人的“强磁场”,通过走进革命遗迹、工厂车间等实践基地,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为师生架起一座连通理论课堂与火热现实的桥梁,师生在真听真看中真收获。

日前,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机械电子与工程学院师生共赴小平小道陈列馆,开展联学联研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邀请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薛庆超作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缘起与发展》的讲座,给师生带来了一场催人奋进的“学术盛宴”。师生在参观的同时,还围绕“利用陈列馆工业遗址,打造红色场馆里的思政课”“如何利用红色场馆在学生的思想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等主题展开热烈研讨。该校在积极探索党支部交流共建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不断开辟党建工作新途径的同时,用好用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教育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

 


讲授“示范课程”,打造“有品有料”的思政课

一堂思政课,育人大舞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怎样上才能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真正上到学生的心坎里去?一直以来,该校切实以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为抓手,持续开展“人人有金课”,构建完善“大思政课”新格局,培养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了一批重点思政项目和实践教学基地。

学好基本功,锤炼大技能。经过思政课教师们夜以继日的磨砺,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前,该校在全省“大思政课”建设改革工作中荣获多项成果:全省高校“一课多师”示范团队获批1项、“双师同堂”示范课堂获批1项、“师生同台”示范课获批2项,全省“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项目“专题+艺术”特色思政课获批1项,1名教师荣获全省高校思政课优秀兼职教师。此外,由该校作为牵头单位的“江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试点建设项目”获批实施;该校核军工文化传承基地获批全省家门口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未来,东华理工大学全体思政教师将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完善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探索思政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真正读懂“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答好“使命卷”,坚定不移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文/图 陈晶晶)


编辑:刘宇翔  责任编辑:苏幸  审核:黄来明